引言
一、藿香正气水药方来源
藿香正气水药方最早出自唐代“药圣孙思邈《千金翼方》藿香正气散,由藿香、紫苏、厚朴、茯苓、陈皮、白芷、半夏(洗七次)、桔梗、大腹皮、白术、甘草组成。治伤寒头疼,增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到了宋代,藿香正气散收入了有“国家药典”地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为;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方中藿香芳香化温,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且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现代组方一般都是广藿香油、大腹皮、紫苏叶油、茯苓、苍术、生半夏、陈皮、厚朴(姜制)、甘草浸膏等。从后世的方义解释来看,它是利水去湿的药,辛甘燥湿芳香化浊药,理气的药,解表发散的药等等,而且大部分都是温热的,总之就是去湿解表于外有表寒、内有湿气的情况,有很好的作用,方中的半夏、厚朴、生姜等,都有降逆时能温里,苏叶热而发散,藿香快气和中,辟秽祛湿,芳香化浊,对于饮酒受凉湿寒并结恶浊满腹,是很对症的。藿香正气水,是一剂热药,主要起到运化中焦寒湿的作用,兼解表发汗。夏天那么热,做为“热药”的藿香正气水怎么是使用率极高的药品呢?这是因为夏天里隐藏着“寒邪”和“湿邪”两大敌人,它的克星就是藿香正气水!呆在空调房里工作学习,从冰箱里拿出冷饮、酸奶,从外面回来全身冒着汗然后进入空调房,抱着冰镇西瓜吃,这些寒邪无从不在,既有从毛孔里钻入的寒湿之气,也有从通过食物直接送入肠胃的寒湿之气。我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都造成“寒湿”容易侵入我们体内,另外一面,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往外表走,身体就出现“内虚”的状况,脾胃此时非常弱,就很容易没有胃口,容易有寒湿停滞,再加上夏季湿气重的环境,多种情况结合,“寒湿”就是夏季里最可怕和最常见的“毒邪”。
二、藿香正气水在皮肤病外治上的应用藿香正气水在治疗皮肤科疾病中较为显著。
1、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两支,配凉开水一千毫升,以药棉搽洗,每日两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的作用。
2、白癜风:中医认为是风湿二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其用法是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搽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搽至皮肤微红为度,一日两次。
3、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湿疹:是皮肤癣菌感染所引起,而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以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每日一至二次,有条件可每日多搽几次。
4、疖: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方中的紫苏等成份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用法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搽患部。
5、外阴瘙痒:藿香正气水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灭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所组成,故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疗效。用法是以藿香正气水一比五十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
水火既济知未病喜欢该文的,赞赏啊。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