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做护肤咨询之后,微博每天都会收到不少万字血书,比如这样的:
滑动查看
看多了基本已经能够在两个深呼吸之后问问预算给出解决方案了,但今天碰到的两个姑娘,却让我着实没有办法冷静。姑且叫他们富婆A和学生党B:
富婆A因为常年忙于做生意无暇管理身材和皮肤,导致痘痘和毛孔问题非常严重,囤了几套莱珀妮效果未见其明,医院的单子和膏药倒是越垒越高。
滑动查看
学生B则是闷头学习理工女,表示护肤实在是啥也看不懂,甚至宁愿去看高数(这一点星星始终无法理解……),为了拯救自己的破皮一天只吃一个馒头,衣服不买演唱会不看,攒钱给三四百的水供养,结果呢?好像还没什么结果。
滑动查看
我说这个绝对不是为了好笑,甚至我看到的时候有一点心疼,皮肤差到根本不想照镜子,还要尬聊别人看似善意的疑问:
“你怎么那么多痘痘?”
简直恨不得一头撞墙了。于是整天在小红书推荐、淘宝top10和朋友圈代购里奔波,为了养好这张脸可以付出一切的心情,我太懂了。
但是为什么即使这样还在继续烂脸?
人在焦虑和恐惧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利用的,上面这两位姑娘好歹都是买的正规品牌,再糟糕一点投奔微商,那简直要烂得永无天日了。最恐怖的一定不是长痘烂脸,而是你把所有的时间精力情感都用在了这上面,竟然一无所获,还愈演愈烈。
你说我怎么懂?
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的事情,但一定有我这种感同身受的土鳖,小白时期,你能想到的护肤玄学,我简直用遍了。
我上初中那会儿开始疯狂长痘,不知道该不该庆幸此时没有微商,但事实是,我比微商更土。
秉承“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精神的我,不仅尝试过用盐洗鼻子上的黑头——这就算了,盐还挺细的;我还用白砂糖,砂,糖。那种磨得你皮肤刺啦刺啦响的颗粒,我竟然坚定不移地认为可以祛痘?现在想来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我变成甜妹。
我用鸡蛋的薄膜敷过鼻子。天地良心,鸡蛋壳和蛋清之间那层膜真的又薄又脆,我打三个蛋才能剥下来一张完整的皮,毫无吸附力的脚皮状粘膜附在刚洗掉糖分的鼻子上,我感觉自己集齐了天地之间的精华,在此感谢妈妈不杀之恩,鸡蛋真的不是被我吃了。
我割过芦荟。你们凡人都用芦荟胶?我直接取自家中盆栽。黏糊糊的绿色汁液成功的……耽误了治疗,把爱医院打吊瓶,顺便免费观看前排校草和新女朋友搂搂抱抱。边抚摸囊肿边写小考测试题的我,真是太卑微了.
当然城野医生毛孔水摩洛哥粘土面膜什么的我也没错过,问同学借可伶可利的时候差点跪下抱大腿了,唯二错过的欣兰冻膜和乐敦cc,是因为质地实在不是我的款加上预算不足,遂弃掉——
没错,我那会儿是超过80就觉得贵到生无可恋的贫民窟女孩,就算到现在,我梳妆台上的东西超过的也不多,但我的脸已经完全没有长过痘的痕迹了。
所以富婆A和学生B的祛痘方法,一定是有共性误区的,我总结了聊天经验,大概有这么几点:
1
贵妇产品不等于全知全能
护肤品最重要的是对症,明明是长痘该消炎控油,你却买了保湿抗老的,即使后者一千块也只能和你的需求擦肩而过。温馨提醒各位姐妹们,不要以为人民币护肤法是最好的,有钱得建立在有脑的基础上。
消炎、舒缓的产品平均价位是低于抗老的,而美白产品更是在各个价位都全面cover,护肤品超过-这个区间之后,性价比就不应该成为判断的标准了,效果的上升越来越缓慢,而你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不要盲目地增添心理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2
又长痘又卡粉,你大概率不是干皮
很多人会认为只有干皮才会在上妆一小时内卡得连妈都不认识褶子,但除去你粉底实在太垃圾的可能性之外,皮肤屏障不好,纹理不光滑也很可能是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真正的干皮绝无可能出现一直长痘不消停的情况,没有充足的油脂当作细菌培养皿,没有开放的毛孔提供入侵环境,没有活跃的皮脂腺不断生产过量垃圾,你想长痘都难——不信你看看几个脂溢性皮炎和玫瑰痤疮是干皮的?
而人的皮肤性质是很难根本改变的,你生下来啥样,基本到老了也就会往干的方向退个一档,大部分说自己“外油内干”“又油又干”的同学,都是皮肤屏障差爆的油敏皮,往往还会伴随毛孔粗大和皮肤红肿。
3
控油祛痘绝不是靠洗面奶
我收到的产品咨询里,往往前一句是“星星我脸实在太油了呜呜”,后一句用脚趾头想都是“能不能推荐点控油祛痘的洗面奶啊?”敲脑壳!洗面奶的作用只有一个!叫清洁!不管人家卸妆了还是卸防晒了还是抗污染了本质上都是清洁!
就跟垃圾分类一样,站点只会把你今天扔进去的垃圾拿走,明天还有垃圾?那你明天再来;家里还有垃圾?那我不管。它绝无可能透过表面预知到你正在酝酿着痘痘和炎症,也不会提前把明天的油脂给你吸了,任何以祛痘为第一目的的洗面奶,都是在耍流氓。
4
夏天太油了可以不涂乳霜?
皮肤负担问题是永恒的难解之谜,总会有人问:“你这么小就用护肤品长大了怎么办?”“你用这么多东西脸会不会堵住?”“你都这么油了还不让脸排排毒?”
于是大把大把的多合一产品应运而生(不是说卸妆洗面奶和精华乳),又能当面霜,又能当唇膏,还能当身体乳;又能当牙膏,又能当洗发膏,还能洗脸……
甚至Youtube上也有博主做“30天不用乳液”的测试,该韩裔博主声称没有任何影响,但是韩国目前在欧美口碑最好的品牌belif,就是以面霜出名的。
是不是有点讽刺?
乳霜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不仅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兜底舒缓的成分解决前部产品的刺激,而且是整个护肤步骤里最能有效保湿并为皮肤屏障提供休养的part。
“皮肤负担”在多数时候来说,都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大部分产品根本不是用来吸收的,洁面和彩妆会洗掉,水会挥发,防晒只是覆盖表面成膜,真正吸收的只有1ml精华和2ml面霜中的一部分,更何况脸比巴掌还大不少。
而只有一种情况下,我认为大家确实应该注意“lessismore”,即在已经尝试过很多专业的、以祛痘出名的护肤品牌,甚至刷过酸之后仍然继续爆痘,那么可能你的皮肤并不能受得了内外夹击的战争。给它自洽的时间,换成温和清爽的消炎routine就好,当然白天还是最好做防晒,打伞,用矿物质的防晒霜。
5
皮肤刺痛是因为缺水?
这种话99%出自柜姐,而且信服度极高。我至今好奇是哪个柜姐先知发明了这样一句神奇的话,不仅能够解决顾客的恐慌与疑虑,不再在意你家产品为什么对我刺激这件事儿,而且可以促进二次消费——“你再带盒面膜,一个疗程下来用精华就不会痛了”?!
事实上,补水就是个伪概念,我们很难通过使用补水面膜增加皮肤真皮层水分,大部分水分都在角质层上天了,而也很少有人真皮层还缺水的。一个营销技巧骗了中国护肤网民十年,再信,你就是脑子进了水。
皮肤感到刺痛的根本原因
1.过敏
2.对某种成分
不耐受
3.防腐体系和
香精不安全
每个人的过敏原都有很大差异,所以第一点完全得靠你自己试,医院排查过敏原,但一定要和2分开——对成分的不耐受基本上都是可以建立的,通过调整用量和频率,逐步使皮肤适应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烟酰胺和a醇这样的成分,在白天做好防晒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不适应就直接扔掉。
当然如果你是鸡蛋脆饼般的薄皮,我送你离开,转去温和有机天然科室治疗,pixi和tunemakers欢迎您:
虽然不是所有的天然有机品牌都意味着安全,但是至少比起其他类型的品牌,你要踩雷的几率要大大降低。但是,我就是那个被神选中不幸踩雷的人——
至于防腐体系和香精的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选择品牌和调整价位区间避免的,一般来说大牌在这方面会更加稳妥,建议购买前用透明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