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童一洗澡就喊下身疼原来竟因为一个

6岁小姑娘晨晨喊尿急尿痛已经好几个月了,医院才发现,问题的症结竟在于妈妈的一个卫生习惯。

讲卫生的妈妈用肥皂给女儿洗下身

晨晨第一次来门诊是在今年初夏,那时候她正在游泳学习班上课。晨晨跟医生说自己小便很急很痛,检查结果也显示有尿路感染的情况。医生便推测,是不是与泳池的水有关系,最后按照尿路感染的治疗开了药方。

回去之后,晨晨也就不再去上游泳课了,不过尿路感染并没有得到痊愈。小便疼痛的情况依然存在,最近甚至出现了发热、腰痛的现象。“游泳停了,但她还是说下身痒,小便会痛,这次来检查发现她外阴有些红肿,尿道口、阴道口周围黏膜充血,阴道口还有脓性分泌物,”百思不得其解的医生再三追问家长,也找不到原因,直到晨晨妈妈说了一句话。

晨晨妈妈说:“我们很注意个人卫生的,小孩子的衣服分开洗,洗澡的盆也分开用,每天洗澡我都用肥皂为她洗下身。”

沐浴产品最好每周只使用1~2次

医生分析,晨晨反复出现外阴瘙痒、尿路感染,与妈妈的过度清洁有关系。“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皮肤会分泌油脂,这层油脂是皮肤的天然屏障,过多使用肥皂、沐浴液清洁,会破坏油脂分泌,导致皮肤干燥,皮肤干燥容易引发瘙痒。”医生说。

另一方面,女性的生理构造使得尿道口与阴道口相近,并且外露。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外阴呈酸性环境,能够阻挡外界细菌的侵入,减少很多炎症感染。肥皂是碱性物质,用肥皂洗下身起到了中和作用,破坏了外阴环境的酸碱平衡,对小女孩来说,本身抵抗力弱,再用肥皂等碱性物质刺激,无疑使这道屏障更加脆弱。

医生说,小女孩的外阴尚未发育完全,尿道短且外口暴露容易受污染,阴道上皮抵抗力也低,一旦感染,细菌就可长驱直入,引发泌尿道感染、阴道炎等疾病。因此洗澡最好用清水,在儿童能够适应的情况下,水温可以适当偏低。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沐浴产品均以碱性为主,不适合每天使用。有些家长会觉得不用沐浴产品洗不干净,医生建议,每周使用沐浴产品的次数最好控制在1-2次,不宜过多。另外,洗完澡后最好涂抹润肤露,保持皮肤湿润度。

男孩子的“小鸡鸡”清洁也要注意

不光是小女孩洗澡要慎用沐浴产品,给小男孩洗澡同样要注意。医生解释,小男孩出现小便不舒服时,排除结石问题外,有可能与包皮过长有关。家长在给小男孩洗澡时,要把包皮外翻进行清洗,否则会因分泌物堆积而导致炎症。

“男孩清洗时也是一样,温度适宜的清水清洗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的是,男孩洗澡时水温不能过高。男性睾丸的耐热能力比皮肤的耐热能力差得多,水温过高,可能皮肤并没有烫伤,但睾丸却会受到高温的伤害,影响睾丸发育,甚至是导致男孩不育。不光是男孩,所有成年男性都要注意,不能用太热的水清洗外阴。”

特别注意:这六种情况下千万别给宝宝洗澡!

1、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洗澡

宝宝打过预防针后,皮肤上会暂时留有肉眼难见的针孔,这时洗澡容易使针孔受到污染。

2、遇有频繁呕吐、腹泻时暂时不要洗澡

洗澡时难免搬动宝宝,这样会使呕吐加剧,不注意时还会造成呕吐物误吸。

3、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

给发热的宝宝洗澡,很容易使宝宝出现寒战,甚至有的还会发生惊厥;不恰当的洗澡有时会使皮肤毛孔关闭导致体温更高,有时又会使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致使宝宝身体的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另外,发热后宝宝的抵抗力极差,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故主张热退48小时后才给宝宝洗澡。

4、当宝宝发生皮肤损害时不宜洗澡

宝宝有皮肤损害,诸如脓疱疮、疖肿、烫伤、外伤等,这时不宜洗澡。因为皮肤损害的局部会有创面,洗澡会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

5、喂奶后不应马上洗澡

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其次由于喂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呕吐。所以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6、低体重儿要慎重洗澡

低体重儿通常指出生体重小于克的宝宝。这类宝宝大多为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波动。所以对这类特殊的宝宝要慎重决定是否给以洗澡。

另外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洗澡除了宝宝本身的因素外,还应该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给宝宝洗澡时的环境温度以26-28为宜,水温在40-42。

=======关于城市妈妈汇订阅号=======

  城市妈妈汇是国内第一个全国性的同城妈妈社群,是目前厦门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妈妈社群。城市妈妈汇的宗旨:汇聚百万妈妈,幸福百万家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oubei.com/qwwz/7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