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肛肠科成立于年7月,目前开设有门诊和病房。病房设在新住院大楼五楼外二科病区,设立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抢救室等,设医院肛肠科病房设备配置标准;门诊配备了独立的检查、治疗区,设施设备齐全。门诊手术室配备完善,能够完成所有门诊手术及急症抢救等相关诊疗活动。
科室技术实力雄厚,人员梯队合理,护理人员与外二科病区共享。科室设备齐全,有肛肠综合治疗仪、自制熏蒸架、电动吸引器、梅花针、耳针(耳穴压豆)、艾灸盒、刮痧板、刮痧油、拔火罐(玻璃)等相关设备。
中医特色诊疗病种:复杂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直肠脱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门狭窄、藏毛窦、慢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各种肛肠疾病疑难杂症。
01肛肠科病房 02肛肠科治疗设备自制熏蒸架
肛肠综合治疗仪
红外线治疗仪
电动吸引器
肛肠科治疗方法介绍1痔上粘膜环切术(PPH):适用于3、4期混合痔。利用特制的圆形吻合器经肛门插入直肠,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同时进行吻合,使脱垂的肛垫上提,恢复肛垫的正常解解剖位置,起“悬吊”作用,同时切断供应痔核的动脉血液分支,起“断流”作用,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在治疗理论上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其优点为:1、避免损伤肛周皮肤引起术后疼痛;2、保留了肛垫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出现精细控便障碍。
2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手术):是在PPH术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是运用特制的肛门镜形成不同的开环式的窗口,只暴露有痔区的粘膜,针对性更强;保留了痔核间的粘膜桥以及无症状痔核区的正常黏膜,避免环形瘢痕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肛门狭窄;同时减少对直肠肛管移行上皮域的干扰刺激,减轻术后的坠胀不适感。
3痔自动套扎术(RPH):通过特制自动痔疮套扎器在齿线上方适当位置将特制的胶圈套于痔的基底部或者痔上粘膜,阻断痔疮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淤滞,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痔逐渐脱落,创面组织修复而愈。其特点有:1、RPH是点状处理病灶;2不破坏直肠与肛管正常结构和外观;3其它疗法不全者,采用RPH补充治疗。优点:1、省时、省力、实用,简便;2、操作方便,仅需5~10分钟;3、无需麻醉,无需住院;4、痛苦轻微,并发症罕见;5、价格便宜,经济实惠。适应于各期内痔、混合痔内痔部分;对PPH或其他疗法后痔块或肛垫回缩不全者;直肠局灶性病变(如:直肠息肉、直肠血管瘤、血管畸形)。
4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本手术方式将脱出的肛管皮肤部分复位,维持肛管正常结构,减少对肛门感觉功能的损伤、防止粘膜外翻、最大限度保留肛管皮肤,防止肛门畸形和肛门狭窄、减小创面、能完全切除外痔血管网和过多的外痔皮肤,避免因勉强保留皮肤粘膜桥而形成的术后肛缘水肿和赘皮形成。
5内痔消痔灵注射术:采用复方纯中药配伍和独特的制备工艺,注射后有极强的萎缩和固涩作用,同时局部不形成硬结不坏死,只需注射一针,纯中药制剂便可直达痔核,3-6分钟后痔核即开始萎缩。对于脱肛、直肠粘膜松弛等疾病的治疗,注射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优点:1、不痛或轻度疼痛,随治随走。2、注射1——3次。对于轻、中度的痔疮,止血效果确切,并且治疗越早,痔疮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其效果平整度不如手术,上提效果不如pph。不适用于脱出明显(需手复位)的混合痔。
6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直肠粘膜脱垂:适用于病程较长的儿童以及成人轻度直肠脱垂。用骶管麻醉或局麻,儿童可用全麻。常用的有骨盆直肠间隙注射法和黏膜注射法。前者目的是使直肠和周围组织黏连固定,后者是使黏膜与直肠肌层黏连固定。
7外痔切除术:血栓外痔剥离术适用于病程较短,疼痛严重的血栓性外痔。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水肿消失。
8肛裂切除术: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哨兵痔、肛乳头瘤、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9肥大肛乳头切除术:适用于肛乳头肥大,蒂部细小者。其原理为切除病灶,钳夹止血。具体操作方法:肛管常规消毒后,以蚊式钳钳夹细小的乳头根部,以刀或剪在钳上将乳头切除,留钳3—5分钟后撤钳,如有渗血填止血粉棉球或肾上腺素棉球即可。术后按肛门开放伤口换药。特点: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10肛周湿疣切除术:对单个巨大疣体可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由于病毒侵犯皮肤全层,切除时切口皮瓣游离要求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缝合。尤其对巨大疣体,手术时尽量保留皮岛,以免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11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根治术: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科的急症手术,肛周脓肿主要是因肛腺、肛窦受细菌感染后,在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引起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的疾病。脓肿可在肛门直肠周围的各间隙发生,最终在肛门缘表面破溃形成肛瘘。肛周脓肿切开的主要目的是使脓液充分引流,但仅切开引流而不对形成脓肿感染的肛隐窝一并处理,则85%以上的患者会形成肛瘘而需再次手术,这不但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病程长,痛苦大,且再次形成的肛瘘有可能复杂化。
以前肛周脓肿治疗均主张分期手术,急性期主张行脓肿切开排脓,术后待形成肛瘘后再行肛瘘手术。随着科学的发展,寻找内口的方法增多和准确性的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它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治愈时间。一期手术切开后脓腔没有支持组织,术后肛门收缩使组织内翻,创口不但难愈合,且愈合后肛管缺损也大,故对特大脓肿可先在局麻下切开排脓,1周后待脓腔组织部分修复后再行根治术。这样既可防止肛管缺损又可加速创口愈合。
12肛瘘: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切除术、挂线疗法、切开挂线术等等。
切除术:肛瘘不能自愈,打针、吃药等非手术治疗无效,必须手术切除或挂线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及其周围疤痕组织一起全部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术后伤口每天一次热水坐浴、换药。时间较长。若瘘管内口位置高,分支多,术中瘘管组织切除不净时,肛瘘较易复发,有的行二次三次手术才达根治。肛瘘切除术适用于1、瘘管管道已较为纤维化的低位单纯性及复杂性肛瘘,管道走行方向均在肛管直肠环以下者2.、配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治疗效果确切。
挂线疗法是依靠橡筋逐渐收缩的机械作用,使挂线内组织逐渐缺血坏死,瘘管被慢慢剖开,该方法损伤较小,但疗程长、术后疼痛较甚。
肛瘘切开挂线术是在继承挂线疗法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手术时,医生在探明瘘道后先予切开波及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的瘘管,对贯穿外括约肌深部及耻骨直肠肌以上的与直肠内口相通的瘘管部分则采用橡皮筋挂线,以一次或多次紧线的方法缓慢勒开高位括约肌。
由于肛瘘多由肛周化脓性感染所致,所以预防其发生的关键是防止肛周感染。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积极防治便秘和腹泻,便后温水坐浴,经常清洁肛门,并且及时治疗肛窦炎、肛乳头炎、肛裂等相关肛肠疾病,不让其发展到肛周脓肿的阶段。
13藏毛窦:骶尾部藏毛窦发生感染以前,患者症状不明显或仅感觉骶尾部皮肤增厚或发硬,轻微胀痛或不适。典型症状是在骶尾部出现一个表浅脓肿,局部可伴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自行破溃或被手术切开,流出少许脓液,少数引流口可以完全闭合,但多数表现为反复发作或经常流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窦道切除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重点在于处理切除后遗留下来的创面。手术在局麻或低位腰麻下进行。患者采用侧卧位,椭圆形切口,应将所有原发和继发病灶包含在内,垂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骶骨筋膜为止,充分剥离剔除病变组织,一期缝合,这是最为理想的目标。但由于两侧边缘张力较大,故很难做到严密缝合,容易遗留死腔,存积渗血或渗液,导致感染或切口裂开,从而不能达到一期愈合的预期目的。为克服张力可做减张缝合或直接开放切口。有报道在藏毛窦切除术后创面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藏毛窦切除术后创面中,可取得了满意疗效。皮肤成形术对于病变范围过大时,可采用“z”字成形术。袋形缝合术应用于腔隙较大的病例,切除窦道壁表面部分和上盖皮肤,清理腔内肉芽组织、毛发及皮脂等物,切口边缘皮肤与其下的囊壁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肛肠科人才队伍介绍张国荣
肛肠科、治未病科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同时担任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参与完成省级课题1项,在国家级、省级医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曾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喻文球,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痔疮、肛裂、肛瘘、脱肛、便秘、肛门瘙痒症、炎症性肠病等大肠肛门疾病及直肠、乙状结肠疾病的内窥镜诊治。
戚飞飞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肛肠科工作近十年,医院肛肠科进修,擅长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湿疹等肛肠常见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曹智彦
住院医师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年开始从事肛肠科,对该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一定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