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难言之苦,多么痛的领悟

妈妈圈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躲过了孕吐、躲过了妊娠纹、躲过了产后抑郁,却躲不过产后便秘!

很多女性产后,都会发生便秘的现象,这在医学上也被称产后大便难;产后便秘一直是困扰很多产后妈妈的大难题。那产后便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如何有效缓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产后便秘的原因有哪些?1、身体结构变化

宝妈在妊娠晚期子宫不断长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收缩无力,腹压减弱,再加上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大便自然变得困难。

2、激素调节影响

宝妈生产完成后,在特有的雌激素分泌调节下,激活了乳腺的泌乳功能,这种生理转化过程,转移了体内大量营养物质和水分合成乳汁,从而使肠道水分丢失,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3、运动量不够

中国式坐月子讲究“多卧床休息”,这就使得很多宝妈产后运动量不足,影响肠蠕动,不易排便。

4、饮食结构不合理

很多宝妈产后蛋白质、脂肪摄入多,纤维素食物摄入少,尤其是缺乏粗纤维摄入,这就减少了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也使肠蠕动减弱,影响排便。

产后便秘有哪些危害?1、引起轻度的毒血症

粪便在体内肠道停留过久,一些有害毒素会逐渐蓄积,部分会被肠壁吸收,通过静脉循环进入人体内,引起轻度毒血症,不仅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通过母乳影响到宝宝。

2、肛裂和痔疮

便秘持续会造成女性盆腔和肛周血液回流障碍,多数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肛裂和痔疮,而女性痔疮的高发,大部分是源于产后便秘。

3、导致盆腔器官脱垂

研究认为,便秘伴随的腹压增高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一项高危因素。

4、阻碍盆腔的血液循环

肠道的蠕动减缓,使盆腔血液循环放慢,不利于女性产后生殖系统的康复。

5、内分泌的改变

长期便秘会使内分泌系统改变,月经周期紊乱,黑色素沉着、并产生黄褐斑、痤疮、皮肤黑等,还会使乳房组织细胞变异,增加诱发乳腺癌的可能性。科学统计表明,长期便秘的女性比正常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出20%。

6、妨碍和谐性生活

便秘会改变内分泌,就会引起痛经、性欲减退、尿频尿急,将妨碍性生活的和谐。

如何预防产后便秘?

产后便秘的预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宝妈生产后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饮水、适量活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做好盆底收缩锻炼并且保持身心愉快等,这也是是产后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

●饮食:营养均衡、平衡膳食非常重要。多吃含纤维的食物,如主食增加粗粮、薯类、杂豆类等,蔬菜、水果都要有。另外,一定要多喝水,保证膳食纤维25-30g/日,饮水1.5-1.8L/日;

●适量活动:加强产后锻炼,多活动与多休息没有冲突,长期卧床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引起便秘也易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做产后保健操或力所能及的广播体操,适当活动可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肠蠕动减少便秘。

卧床时也应经常做下肢伸屈和翻转动作预防下肢血栓,适量的运动可增强宝妈的腹肌收缩力,促进肠道蠕动。

●建立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产后便秘严重怎么办?

如果便秘时粪块太硬,其他措施无效时,可以考虑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使粪便润滑容易排出。但开塞露只适合偶尔使用缓解,不能长期用药,如果长期便秘,医院就诊。

产后痔疮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孕晚期子宫涨大,盆底压力增加,出现的血液回流不畅和产后便秘都成为痔疮的诱因或使其加重,形成痔疮。

产后痔疮应如何治疗:

●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适量运动,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呵护肛周卫生,平时勤换内裤,保持洗浴的习惯。尤其产后的清洁,避免恶露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

●规律排便,产后宝妈养成每天早上排便一次的习惯,每次专心上厕所。

●多饮水和多吃粗纤维食物,可防止大便干结,减少便秘的出现。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心情愉悦,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劳累。

欢迎添加暧沃产后老师

吴老师:

陈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oubei.com/wzhy/7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