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风湿科疾病,我们通常根据症状、体征来做疾病分类。然而,随着对风湿性疾病的深入理解,我们发现单纯依据临床症状不足以对疾病做出合理的诊断分类。疾病的病理、免疫学机制等等让疾病分类走向纷繁复杂。而临床症状的重叠状态则更让我们陷入迷惘中……
年Mayo诊所的Hargraves、Richmond及Morton发现了狼疮细胞。的Holman和Kunkel第一次用间接荧光免疫的新技术检测到针对细胞核的自身抗体,即抗核抗体。由此揭开了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autoimmuneconnectivetissuediseases,AICTDs)的神秘面罩。
(图1,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来自参考2)
在今天,我们知道AICTDs是一大类症状、体征差异很大的疾病组合。习惯上大体可以分为: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
硬皮病(Scleroderma,Scl)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
干燥综合征(Sj?gren’ssyndrome,SS)
然而,这些疾病的早期大多存在共同的临床表现。比如雷诺现象(Raynaud’sphenomenon)、关节痛、肌肉痛、食管功能失调和抗核抗体阳性。随着时间推移,相当部分病人会逐渐演化、发育成为典型的SLE、Scl、DM……
但是,相当部分病人始终停留在原地。他们被归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UCTD)。新近也有提出新名词:未分化系统性风湿病(undifferentiatedsystemicrheumaticdisease,USRD)。
而另一部分人可能同时表现出多个典型AICTDs的临床症状,即所谓的重叠征(OverlapSyndromes)。
AICTDs如此复杂、多样的表现困扰着医学界。现已有学者提议,建立基于血清学与基因的分类体系,从而从更深角度去理解疾病、预测预后。但目前该体系还在探索中。
(图2,AICTDs的基础是自身抗体阳性;来自参考3)
1流行病学
基于目前公认的疾病诊断分类标准的调研显示,RA和SS的发病率最高,SLE相对偏低,而Scl、DM、PM最少见。
但是,基于「经典诊断分类标准」的调研数据会忽视「未分化」和「重叠」。比如,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单纯的PM和Scl是比较少见的,两者共存状态似乎更常见。而USRD则被直接无视。其具体流行数据不得而知。
目前重叠征的流行病学数据集中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来自日本的数据显示患病率为10万之2.7人。但不清楚年发病率。挪威的患病率是10万之3.8,年发病率是万之2.1。
由于缺乏足够的流行病学数据,医生很难预估患者就诊时的「检验前概率」。缺乏可信的检验前概率,哪怕最可靠的检验也容易误诊或漏诊。好在,国际上对AICTDs的经典疾病分类有足够可信的流行病学数据。而笔者一直感叹的是,中国大陆却只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数据,其他……
(中国风湿病学的基础数据严重缺乏)
2免疫学基础
的Holman和Kunkel发明了间接免疫荧光法测抗核抗体。多年来的研究证实,抗核抗体针对的是亚细胞单位成分。即,抗核抗体其实是针对不同抗原的「不同抗体的组合」。其中的抗原成分主要是来自剪接体、核小体和蛋白酶体。
然而,抗体针对抗原产生反应后会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而跟抗原成分一起组成颗粒的其他蛋白都会被当做抗原加工,并连接在HLA-II类分子的亲和位点。并以抗原肽形式表达。由于HLA分子的多态性,从而产生针对其他抗原的抗体。这一过程就是表位扩展(epitopespreading)。
比如,对U-RNP复合物的某一个成分的免疫反应可以诱导产生针对其他组成成分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这个方式,免疫应答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而这一变化常与临床表现的变化相关。
(随时光推移的免疫学变化引发了临床症状改变)
3未分化状态
目前的研究发现,相当部分AICTDs的疾病之初仅仅表现为:
早期雷诺现象(Raynaudphenomenon,RP)
早期炎性多关节炎,但不满足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类标准。
非特异性皮疹,与明确的风湿性疾病皮肤表现类似,通常伴有界面性皮炎(即表皮-真皮交界处发生的炎症)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尽管他们有多种非特异性临床或血清学异常,但不符合特定风湿性疾病的分类标准。即不能归入: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任何一个。
在前面免疫学基础讨论里提到:表位扩展的存在,会让疾病随时间推移而促使临床表现变化。即这类未分化状态的AICTDs病人会进展、发育为经典的AICTDs中一种。但这并不是必然如此。
一项针对例未分化状态病人的研究发现:跟踪5年也只有34%的人发育成熟为特定的AICTDs。
(待定状态很普遍,甚至很持久)
目前认为如下特征可能有预告性:
雷诺现象(RP);如能排除冷球蛋白血症。行甲襞毛细血管镜(nailfoldcapillaroscopy,NC)检查,根据不同表现可以预测病人进展为Scl或者MCTD。抗着丝点抗体可以提示走向Scl谱系里的CREST综合征。(参考《你对「硬皮病」了解多少?》)
多关节炎;有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蛋白/肽(cycliccitrullinatedprotein/peptide,CCP)抗体阳性,则预告进入RA。
唾液腺超声、抗SSA/SSB抗体则可预告进展干燥综合征。
(图3,NC检查可以预告RP患者的演变结局;来自参考1)
实际上,不少人不只是一个疾病,而是同时有多个疾病的临床征象,是为重叠。而重叠征里又有一个特殊类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未完待续)
编辑
项飞腾
题图及配图来源
站酷海洛
参考资料:
1.KelleyandFiresteinsTextbookofRheumatology(第10版)
2.Rheumatology(第7版)
3.Autoantibodies(第3版)
4.Uptodate文献数据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