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交大医学人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56.html

精勤育人誉满学界

救死扶伤名医荟萃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历经年暨抗战迁陕80年的传承、建设和发展,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抗战迁陕80年来,名师辈出,誉满华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著名医学教育家暨生理学大师侯宗濂

侯宗濂教授(—)对医学生理学研究贡献巨大,堪称生理学大师;他长期主政西北医学院及西安医学院,对医学教育发展贡献卓著,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堪称西北医学界领军人。

他于年考入南满医学堂预科,年7月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留校,主攻生理学,师从世界著名生理学家久野宁教授,成为其4个助教中的第一个中国人。年9月被推荐入日本京都大学进修生理学,跟随石川教授研究“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跟随正路教授研究“生物物理化学”,完成6篇学术论文,独立发现并纠正了德国米海利斯整理实验材料时的分组错误。经久野教授指示,开始探讨费氏间隙本质,进行温度对费氏间隙影响实验。年8月返回母校继续进行费氏间隙实验研究,年4月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年获日本文部省河西奖奖章。年3月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留学深造,并被批准以“名义教授”在德国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年3月至8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继续进行相关研究,期间共有13篇论文发表在德国专业杂志上。

年9月回沈阳,经历“九一八事变”,面对祖国河山被占,他多次拒绝久野宁挽留,愤然离开满州医大到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任生理教授。年10月任主任教授,在北平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生理实习课,引入国际先进的生理学研究方法,同时兼任协和医学院生理学名誉教员。

他从至年一直做钾离子、钙离子及其它对费氏间隙的影响,详细论证了费氏间隙的本质是阳极抑制,而不是费氏本人只发现的短刺激时阴极有兴奋阳极有抑制。他发现阴极同样有抑制,阳极同样有兴奋。这种两极兴奋、两极抑制是一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独立创见,从而结束了国际生理界关于费氏间隙本质的多年争论。年6月创办福建省立医学专门学校(福建医科大学前身)。年5月接任国立西北医学院院长并于8月上任,他聘任教员,维持医学院发展,直至抗战胜利一直在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实验中经对Lapicque院士演算的纠正,结束了统治生理学界半个世纪多的Lapicque时值概念。他把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变化两两配对成面,三个面按阈值概念构成阈立体,创建了刺激阈立体的概念,在三维空间上揭示刺激三要素的内在联系,并为实验所证明。

年招收生理学研究生,年组建普通生理学研究室;年开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奠定我国特有的针感生理学基础。

他于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担任全国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陕西省人大第五、六届常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政协第二至四届副主席;两项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年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理学分册》。

侯宗濂逝世后,遵其遗嘱,将骨灰一半葬于西安交大医学部,另一半葬于他所创建的福建医科大学。

著名心胸外科专家陈向志

陈向志教授(—)作为医学部心胸外科创始人,对西北地区相关手术开展和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做出奠基性贡献。

陈向志教授是国立西北医学院独立设置后的首届毕业生,曾参加赴缅抗战。从年至年,成功开展胆囊炎胆囊结石后胆囊切除术45例;带领刘绍诰等对30例回盲部肠结核的外科治疗问题进行分析;年至年6月诊治7例膈疝;年至年两年半时间开展32例胸壁结核病并发腹上壁寒性脓肿。相关文章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影响广泛。年6月,陈向志教授以先进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在医疗技术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他专攻心胸外科专业,在西北地区首次成功开展食管切除、肺切除手术,他擅长胸腹部手术并善于总结经验。年成功开展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离术,打破了西北地区心脏手术禁区;年在西北地区成功开展二尖瓣分离术;与内科杨鼎颐、麻醉科贾敬业等合作,年在西北地区成功施行首例低温麻醉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至年共为16例患有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异位、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进行切开术或修补术;年到年,共对16例二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的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直视二尖瓣成形术。年3月开展常温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此项成果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年先后成功开展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和二尖瓣生物瓣替换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年以来开展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三房心、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腔内肿瘤、完全性异位肺静脉引流等难度大的手术,都取得成功。

陈向志教授技术超众,精益求精;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注重启发思维,在国内医学界享有盛名;他培养出一批专业骨干力量,推进了医学部心胸外科持续发展。

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方亮

方亮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微生物学家,国家一级教授。年4月至年6月在汉城世富兰斯医学院(现延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年7月留协和医学院任细菌免疫学科助教、研究员。年3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检验科主任。年2月至5月任中国人民慰问团卫生科长赴朝慰问;年2月至11月赴朝参加反细菌战检验工作,获朝鲜政府三级国旗勋章。年3月起一直在医学部工作。他于年7月参加中共地下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全国第三至七届政协委员。

在协和医学院期间,他通过在北京孤儿院调查,发现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的隐性传染;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鸡胚尿囊膜内存在大量立克次氏体且利于疫苗生产,提出培养疫苗生产新方法;通过对痢疾杆菌菌血症观察,发现肠道感染者中低抵抗力患者可能引起菌血症的证据。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及北京医学院期间,他报告了隐性球菌腮膜炎第一例病人的发现、第一株日本脑膜炎病毒的发现和分离。 反细菌战从似腺鼠疫的淋巴腺中分离培养出革兰氏阴性小球菌,并发现从患者及环境中分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菌种是改造的菌种。

方亮教授在我校医学部长期领导和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教研工作,提出教研室要和临床检验相结合,高年级教师要对临床检验进行指导;增添临床细菌学课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探索出机体反应与针灸刺激手法有关;在克山病大流行研究中发现死亡患者大部分有甲型链球菌败血症,其发病与感染后所致变态反应性病变有关。在克山病研究中,年从甲型链球菌菌种中分离出免疫增强剂多抗甲素(α—甘露聚糖肽),该项目成果获国家发明奖,经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医学界誉为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实现了麻疹病毒与生物细菌甲型链球菌的共生培养,证实病毒与细菌可以共生。

著名颌面外科专家董淑芬

董淑芬教授(—)是全国著名颌面外科专家。她有一双妙手回春的“金手”,能带给患者美好容颜;她有一颗大医赤诚的爱心,驱除患者心底的阴霾;她像夸父逐日般奔跑在为患者服务的路上,直至生命停息。

董淑芬教授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齿科,后在苏联进修颌面外科3年。归国后到西医院工作。她白手起家,医院的口腔科和五官科医生写信介绍她在颌面外科的专长,以吸引疑难病人前来诊治。通过高超的手术技艺和良好的治疗效果逐渐赢得社会声誉。

颌面成形外科手术融审美、手术于一体,复杂细致且难度大。董淑芬不断创新,开展高难度手术,3个手术项目参加全国技术革新展览并获一等奖,患者来自上海、沈阳、广西、新疆等10多个省市。她承担国家科研题目,写出30万字的《颌面成形外科学》上册,并投稿人民卫生出版社。年被选为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并在北京参加经验交流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她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术娴熟,开展千例以上整复术都取得满意效果。由她主刀的颌面部巨大血管瘤手术、一次性修复上唇完全裂及鼻翼畸形手术、麻子磨平术、异体异种软骨移植临床应用等都获得成功。从年到年,她和助手们共为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且效果满意,许多项目居国内领先水平,事迹被国内和香港20多家媒体报导。美国、英国、丹麦、日本等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口腔界专家多次前来考察学习。

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5篇,参加全国高校口腔颌面外科教材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成形分册》编写;年起举办卫生部全国颌面成形师资班8期;3个科研项目荣获年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和省科技大会奖,3个项目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二等奖。

她为西安医院的建立做出奠基性贡献。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致身体透支等原因,不幸身患癌症,于年10月17日逝世。遵其遗嘱:骨灰撒入当医院第五层建筑,元积蓄和册个人藏医院。

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邓云山

邓云山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习、研究麻风病,和科室人员深入陕南汉中麻风病院、汉中石堰寺麻风病村,对多名麻风患者进行系统调查。

他带领研究组同志常住麻风病村进行研究,对患者查体、取材、查菌、活检,收集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年在全国率先总结氨苯砜治疗麻风病人效果和经验;和相关单位在城固县文川区建立基地,开展基层综合防治,凡是有麻风患者的家庭他都入室调查。

年总结“麻风病人家属口服氨苯砜预防发病20年效果观察”,证实化学药物预防高危人群有效性,城固全县推广收效后受到卫生部嘉奖,研究论文在年荷兰举办的第13届国际麻风病学术大会获准交流。年在日本东京国际麻风会议上用英文宣读“中国麻风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现状”学术报告,首次让国际麻风专家认识到中国麻风病系统防治的卓越成效。

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麻风病查体简便、全面四步骤四个字:脱、看、查、穿,经科学分析后减少麻风病人活检取材部位以更简便有效;创造麻风患者保密治疗,公开和患者一起吃饭,多次到治愈的麻风患者单位进行麻风可防可治教育,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他曾是陕西省唯一审定麻风病人治愈出院的专业医师,10年多经他审定的治愈患者达余名。主编、参编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麻风及皮肤病防治论文70篇。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皮肤病学与麻风专题委员会委员,年任卫生部麻风病防治研究咨询组成员,年9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年荣获首届“马海德基金会奖”。

为大骨节病防治事业奉献一生殷培璞

殷培璞教授(—),年任一附院创伤矫形外科教研室主任,同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并在北京参加经验交流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年在北戴河参与制订国家医学教育规划。

他于上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与钱致中、莫东旭等专家一起研究大骨节病。几十年间在病区走村串户,送医送药,行程数万公里,治疗患者万余例,他们从来都自带饮食,不给群众增加负担。创编系统的大骨节病矫形手术治疗法,完成晚期患者手术余例,解除患者痛苦。年在全省召开的科研协作会上提出“吃杂、改水、讲卫生”的综合防治措施,该措施于年在永寿全国考察活动中试行后成效显著,年由卫生部在全国推广。陕西病区推广后儿童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年他选定驻地最偏避、发病最严重、村民居住最分散的崔木乡杨家堡村作为工作基地,自己起灶做饭,下沟挑水,挨家挨户进行调查。他把防病育人相结合,年创办杨家堡防病育才学校,村上划出两座荒山和10亩耕地供学校勤工俭学和自用,学生自带主食,学校日供一顿黄豆海带汤,定期服用多种维生素。三年间大骨节病患病率下降了33.84%,控制了新发;学生入学率、升学率显著提高。

殷培璞教授于年主编出版《大骨节病防治研究》,参编有关大骨节病研究专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年、年应邀访问美国并进行大骨节病防治专题报告。

他在世时,陕西省麟游县政府和杨家堡村分别立碑颂扬他的功绩;年9月16日,在殷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麟游县人民政府按其遗嘱将骨灰安葬在页梁山,立碑永志纪念。

攻克克山病征程中的时代丰碑王世臣

王世臣教授(—)年从西北医学院医院工作,年被任命为第三任调研队临床组长,前往黄龙县参加克山病抢救和调研。

他认真研究相关资料,认为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传统的强心加压药加上补充血容量会加大心脏负荷,只有提高“功能心肌”和调节机体代偿能力才能逆转。在初步形成“以改善心肌及全身代谢为主”的指导思想后,结合以往用药经验,他决定选择具有抗感染和解毒作用的药物——维生素C作为新疗法主药对休克患者进行治疗。

年,他首次使用此方法使病人得救;调研队用同样方法对余例急型重症克山病进行抢救,病死率由原来的86%下降到20%。这一疗法随即被全国各病区采用,使全国急型克山病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挽救大量患者生命。他研究首创的大剂量维生素C疗法成为我国克山病治疗史上重大突破。该疗法在年全国地方病防治经验交流会上被誉为“克山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王世臣教授一心投入克山病诊治几十年,走遍克山病发病区,经常彻夜不眠抢救、守护病人;辗转于全国各重点病区进行考察研究和协助工作,十年未在家过年,长期在疫区工作。

他积劳成疾,但仍不分昼夜坚持工作,挽救无数患者生命。总结治疗急型克山病和心血管内科心源性休克经验而撰写的《心源性休克》专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先后任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地方病学会主委,陕西省政协第七届副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年被授予“陕西省科技精英”。

交大医学人胸怀民族大义

情系民众健康

砥砺前行,追求卓越

为我国西部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致敬!交大医学人!

兴医强国艰苦奋斗

精勤育人救死扶伤

岁月依依,感念母校

值此纪念之际

让我们携手兴医强国并肩前行

医学校区“玉兰校友林”

绿化冠名计划

“医者仁心”计划

“抗战迁陕80周年纪念活动”基金

侯宗濂医学教育发展基金

董淑芬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基金

卢兴医学教育发展基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oubei.com/wzjc/1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