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
李凤军老师在“爱中医群”期谈到日本汉方大师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外痔疼痛一一痔疮,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日本的几代汉方大师都说不出其道理来,但是其道理确可用《传变规律》破解(参见)。
中医治病首先讲究对症下药,只要体征相同而病不同,可用同一种处方治疗,中医叫着异病同治。同病而体征各异则讲究一病一方,这就是中医神奇之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2、麻杏石甘汤来源
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国内常用于外感风寒而体内体燥热(确切地说是:肺胃燥热)。而日本汉方大师常用于外痔红肿形成痔核治疗,患者服麻杏石甘汤后红肿消退痔核减少,但不知麻杏石甘汤治疗原理。下面看我怎样用《传变规律》破解。
3、麻杏石甘汤主治
肺胃燥热,外感风寒造成的咳嗽气喘胸闷等。
4、方药组成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
5、外痔五行症状分析
水(肾):肺胃感受寒邪毛孔闭塞致水湿下注(传变)于大肠郁久化热而红肿,或肾阳虚水液无法汽化而形成水湿下注(传变)于大肠。
木(肝):肝属木、主筋。筋膜无力而下陷,导致痔核肿起。
火(心):心主火,五色属红,痔核红肿表心火偏旺。
土(脾):脾主肌肉(参见传变规律,广义脾主肌肉,公众),大肠及痔核,是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金(肺):大肠归属五行属金,是人体最薄弱环节,此时表示肺经病变传变于大肠(由上向下传变)。
6、外痔病变五行传变
水:感受外邪或肾阳不足,水湿原停聚于肺,是造成肺部啰音及哮喘的主要原因,由于大肠处于最薄弱环节,肺经病变向下传变,肾经病变也转而向大肠传变,属子(肾)病传变于母(大肠)。
木:痔核的生发、生长,是木主升发的一种异常(病态)表现。
火:痔核红肿,红在五行中归属于火,又归属于心。
土:痔核是广义脾主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脾与胃相表里,胃热加上脾湿,二者病变同时传变于大肠,导致大肠湿热肿起,痔核形成。因痔核色红故判胃热。
金: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病变可以相互传变,此时是肺经病变向大肠经传变。
7、方药特性及五行分析
①方药特性
麻黄:归肺经、膀胱经,解表祛寒湿
杏仁:归肺经,降气平喘利水湿
生石膏:归肺经、胃经,清肺胃实热
甘草:味甜(归脾经)、色紫(归心经),兼通十二经脉
②方药五行分析
水:肾主水,方中没有直接调肾经的药,而是通过金(肺)生水(肾)来调节肾脏。
木:肝主木,方中也没有直接调肝经的药,而是通过金克木来逆制肝木的过于生发。
火:甘草色紫性平归心经,养心阴。
土:生石膏归肺胃经,善清肺胃之热,甘草味甜通脾经,健脾运湿。甘草与生石膏相配伍一升一降,通中焦(脾胃)。
金:麻黄、杏仁、生石膏主通肺经,通过输通上游(肺)来缓解下游(大肠)的压力。
8、《传变规律》中的“三焦经传变规律”也可破解麻杏石甘汤为何可用来治痔疮,这里给广大中医爱好者一个悬念,等你学了三焦经传变规律后,看你怎样去破解麻杏石甘汤用来治痔疮。传变规律即是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白癜风能够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