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们认为男女宝宝的私处护理是比较简单的、相似的,只要在便便后用湿纸巾擦干净即可。
其实男女宝宝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在护理的过程中是有区别的,相对而言,女宝宝的护理需要更加的注意。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宝宝私处护理的相关知识。这个问题平时可能很多人都羞于启齿,但千万别小看了它们,一旦做错,极有可能后悔一辈子啊!
女宝篇
为什么小女孩的阴道更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先讲下羞羞的私处结构:
成年女性:内外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小阴唇两边合拢,可以让尿道口、阴道口不直接暴露在外面,细菌就不容易侵入。同时,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也能帮助抵御外界细菌。
小女孩:内外生殖器尚未发育成熟,雌激素缺乏,自然防御能力低下,一旦有病原体的侵袭,很容易发生感染。
好多妈妈觉得已经很在意女宝私处卫生了,却还是会有恼人的问题,这很可能是护理方法不得当。
女宝护理误区
误区一:有些妈妈认为女宝宝的外阴皮肤娇嫩、不能过分清洗,清洗了就会破坏自然保护功能。实际上,女宝不仅要清洗外阴,还必须要清洗到位。
误区二:清洗外阴会把孩子的处女膜弄破了。事实上,处女膜是覆盖在女性阴道外口的一块环形粘膜,但它中间有孔,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如果没有孔,女孩子月经来潮后,月经就无法排出体外,成为一种病变。所以,用清水冲洗,并不会影响处女膜。
女宝常见问题
情况一:小屁股有点臭
女宝宝2岁半,最近为她清洗时,小屁股总是臭臭的?为什么我们宝宝经常会屁屁红、屁屁痛!
分析:女宝宝屁屁红、屁屁痛伴异味,常常与私处卫生护理不当有关。两岁半的女孩可能还在穿尿不湿。天气热,一旦小便解出,尿不湿“涨”起来,更换不及时就容易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伤害,甚至造成炎症。
情况二:外阴分泌物多且难闻,怎么办?
女宝刚上幼儿园,小便的地方又痛又痒,小内裤比以前脏了很多,有一些黄黄的分泌物,味道不太好闻。
分析:小女孩可能是患了外阴阴道炎。一般女孩的此类疾病和成年人的症状比较相似,也会有异常的阴道分泌物,甚至有臭味,外阴红肿、瘙痒等等。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得了外阴阴道炎,大小便时容易哭闹,有时会拉扯尿不湿,外阴发红,阴道分泌物增多,有些孩子不易入睡,容易惊醒,也可能与外阴阴道炎的不适感有关。
超过三岁的孩子则会表现是不愿排尿,排尿后外阴疼痛,有瘙痒感,内裤潮湿有分泌物或污斑,有异味。
遇到这种时候鲜妈们一定要警觉,只是外阴轻微发红,可以通过多清洗得到改善。如果阴道炎反复持续,或是症状加重,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了。
清洗准备
●专用盆和毛巾。给女宝清洗外阴的盆和毛巾一定要专用。除了毛巾外,脱脂棉、棉签或柔软纱布也是不错的选择。●放水温不超过40℃的白开水,不要一半热水一半自来水。
清洁方法
第1步:大便后,用宝宝专用湿巾从前往后擦,不要来回擦。胡妈还有一个关于废物利用的好建议,就是用大人护肤品中常见的喷雾瓶,洗干净后加入温水,从前往后冲洗宝宝私处,方便又环保
第2步:再拿一块宝宝专用湿巾(或专用湿毛巾),慢慢地将小阴唇周围的脏东西擦掉。最好小便后也要擦一擦,避免尿液残留刺激皮肤。可以将湿巾(毛巾)叠成细长条,然后在小阴唇的沟里滑动擦拭。也可以用婴幼儿专用棉签,蘸水轻轻地擦拭
第3步:大腿根部的夹缝里也很容易沾有污垢,鲜妈可以用一只手将夹缝拨开,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擦拭。
第4步:等小屁股完全晾干后涂上护臀霜,再穿上干净的尿布或纸尿裤。
注意事项
1、及时更换尿布和纸尿裤。干净、清爽、透气的环境是女宝宝阴部最理想的环境。要选择透气性好且安全卫生的尿布/纸尿裤且及时更换。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最好是孩子排泄一次就换一次尿布/纸尿裤,不要心疼那一点尿布或尿不湿的钱。
2、除清水外不要乱用东西。切记不要使用肥皂或大人的妇科洗剂等为女婴清洗外阴;也不要扑爽身粉、痱子粉之类的东西,如果外阴出了痱子也是以清水冲洗加多通风透气为主要护理方式。
3、尽早穿满裆裤和内裤。有些两岁的女宝还光屁股穿着开裆裤,心想这父母的心是有多大呀,就算不考虑宝宝的隐私,也得考虑孩子私处的卫生啊。胡妈建议女宝不穿纸尿裤的时候一定要穿满裆裤,等到基本不用穿纸尿裤的时候就可以穿透气、宽松、舒适的棉质小内裤了,因为外裤不如内衣的生产标准高,会有pH值、甲醛含量、有毒芳香胺等,不利于贴身穿着。
妈妈一定要知道的女宝私处健康问题
1、白色分泌物:若发现私处有白色的东西藏在缝隙里,用不用清理?清理怕弄疼孩子,不清理会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不必担心,女宝私处分泌的透明或白色的物质,跟大人的阴道黏液不一样。这是因为妈妈怀孕时体内的雌激素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宝宝出生后,体内留存的妈妈的激素可刺激阴道产生一定的分泌物。这是正常现象。
这些分泌物不仅对婴儿无害,其中的化学物质还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可保护局部黏膜免受污染和感染。如果刻意擦拭,不仅会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还可能因清理不当造成局部黏膜损伤,引起小阴唇粘连现象。
因此,家长平时用温水冲洗清理阴道,将表面的附着物和细菌洗掉就可以了。随着女宝体内妈妈的雌激素逐渐消退,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除了黏性分泌物,女婴阴道还可能排出血性分泌物,同样也是正常的。
2、阴唇粘连:在3个月~6岁的女童中,大约1/3~1/4会存在阴唇粘连,绝大多数粘连范围较小,不会引起家长和医生的注意。粘连通常由炎症或刺激引起,所以如上一条中所说的,不要过度清洁外阴,以免导致炎症出现。
如果发现小阴唇粘连,爸爸妈妈要注意排尿时孩子是否有哭闹(阴唇粘连造成排尿口狭窄),排尿后是否还有尿液继续滴出(阴唇粘连造成局部形成小兜,存留尿液),是否出现了泌尿道感染等。只有出现排尿费力或尿路感染时,才需使用含雌激素的药膏治疗。若无上述情况,不需做手术分离,7~8岁时阴唇可自行分开。
3、外阴部阴道炎:这是由于大便等沾到外阴部的皮肤或阴道的粘膜上,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症状是外生殖器会出现红肿疼痛,此时孩子经常有些异常的举动,比如好像外阴部很痒的样子,或者小便时会哭等等。随着炎症的恶化,孩子的外阴部还会流出黄色的脓液,发出异味。
如果外阴部只是有一点红肿,在换尿布或洗澡时给她洗干净,通常会自愈。如果出现了分泌物或很不舒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带有抗生素的软膏或内服药。
4、尿布疹:又名红屁屁,是大小便分解后所出现的氨伤害到臀部肌肤后所产生的特有现象,属于常见的皮肤炎症,多发于夏季闷湿的季节。主要发生在一岁内(尤其是7-9个月大)的孩子身上,体重偏低、早产、人工喂养、拉肚子、添加辅食不久等情况下的宝宝更易患尿布疹。
每次给孩子换纸尿裤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如果看到肛门、臀瓣、两腿外侧看到血管充血、皮肤红红的现象,别慌着给孩子摸各种药膏,只要掌握四字真经——“保持干爽”就基本可以应对。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宝宝臀部,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不要使用毛巾或湿巾等擦拭已破溃的臀部皮肤;白天多让宝宝屁股暴露于太阳下,也可局部烤灯,用光照、灯烤等方法来保持局部干爽;破溃处无渗水且干爽后,才可用护臀膏。
尿布疹是一种可以预防、早期可以通过护理痊愈的病,但若家长疏忽,情况会变得严重,会有液体流出,而且慢慢变多,过一阵子表皮掉落,皮肤表面会出现溃疡,可能还有红色点状现象。如果还没有被重视,病情就会发展到严重的阶段。此时疹子的范围会增大,两腿的里侧、腹部也都有可能。而且溃疡情况会加重,甚至会得褥疮。此外,受损部位容易被感染,细菌甚至有可能从此部位进入血液中,引发败血症。因此,鲜爸鲜妈们一定要用心,注重日常的护理和观察。
5、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属于霉菌的一种。皮肤念珠菌病就是感染了念珠菌,一直扩散到皮肤的夹缝或缝隙中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感染念珠菌后皮肤会变红,起很多小疙瘩,并且还会脱皮,甚至红肿腐烂伴有小的水泡或脓包。
如果只是变红,没有肿胀,则只要保持发红处皮肤的清洁,通常也会自愈。但如果红肿得厉害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抗真菌的软膏,通常1~2周差不多能好。
但是如果误以为是尿布疹,涂抹了类固醇药物,症状还会进一步恶化。所以不要随意给宝宝用药,而是要先让医生确诊。
宝宝的私事,是鲜妈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除了要增强日常护理意识,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还要掌握一些常见病症的判断方法,以便在健康问题出现之处能及时治疗解决。
—THEEND—
来源:小鲜妈Clu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