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说“十人九痔”,虽说略显夸张,不过痔疮在我国确实非常普遍,是很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
痔疮不发作时,对患者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一旦发作起来,出血、疼痛、脱垂令人备受折磨。
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医生,朱钦锋医生,他对痔疮的治疗方法以快速解决疼痛、出血为第一目标,事后再辅以针灸+中药的方法进行巩固。若在轻症的基础上,患者的生活习惯能配合到位,也有可能实现根治。
什么是痔疮?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久坐久站,肛门受重力和内脏压迫,静脉回流阻力较大,加之肛门静脉缺少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更易血栓淤积,导致静脉丛迂曲扩张,形成痔疮。
痔疮的成因和分类
中医认为,痔疮主要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调,加上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如饮食不节,易生湿积热;脏腑虚弱,加上外感风湿,内蕴热毒,而致气血下坠,结聚于肛门,易生痔疮。
痔疮分为三个种类:内痔、外痔、混合痔。
内痔:一期大便带血、滴血或者射血;二期会有肛门胀痛、坠胀、很软里急后重症状;三期会有结缔组织增生,粘膜变厚,暗红色,表面粗糙。脱出后不能自然复位,需用手推回或平卧后始能复位。
外痔:以疼痛肿块为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混合痔:若静脉曲张位置横跨肛管齿状线,则为混合痔。混痔脱出肛门,呈梅花状,称为环痔,若被括约肌层嵌住,形成嵌顿性痔。
案例
张先生今年33岁,安徽人,体形略胖。“读大学的时候我就有痔疮,隔几个月会便血,我以为是上火。医院看了看,医生说是痔疮,让我注意休息和饮食,过几天就会好。”
这过几天,结果过了好多年,张先生的痔疮也没有好。他检讨自己,主要问题出在吃东西上:最喜欢吃红烧肉,每次要吃六七块;还爱吃辣,每顿饭无辣不欢。让张先生戒辣、戒油腻,一两天能熬一熬,时间再长就受不了了。因此,痔疮便一年年厉害起来。
年3月,张先生找到了朱钦锋医生,扎了一次针。接下来的半年里,张先生痔疮又发作了两次,每次都是扎完针就走,缓解了就不肯再来。“9月份去的时候,朱医生劝我,让我不要发作了才来,只治标不治本,多坚持几次,喝点中药调理下。”然而,张先生依旧我行我素,不痛么就好了。
年下半年,张先生一连便血5天,终于慌了,主动要求按疗程针灸,喝了三个月中药。同时,张先生遵医嘱控制饮食,加强了锻炼。到现在快一年,痔疮没怎么复发过,整个人也因为锻炼瘦了一圈。“我现在还开始打篮球了,算健将哦。”张先生笑道。
痔疮的中医辩证论治
中医治疗痔疮需要根据个体化的体质,以及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根据其发作与风、湿、热、燥、气虚、血虚有关,分为湿热下注型、风伤肠络证、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
01
湿热下注
主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或伴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潮湿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渗湿止血。
02
风伤肠络
主证:便血鲜红,滴血或射血,或有肛门瘙痒,口燥咽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03
气滞血瘀
主证:肛缘肿胀,隐见紫瘀,内痔脱出,表面紫暗糜烂。疼痛剧烈,肛管紧缩,便秘溲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化瘀,消肿解毒止痛。
04
脾虚气陷
主证:痔核脱出,不易复位,肛门下坠感。便血色淡,伴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芤。
治法:补中益气,固脱止血。
痔疮的治疗与预防
早期痔疮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积极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一般都能自愈。
1、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好习惯,每天大便一次。
2、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及辛辣食物等。
3、工作与生活,要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负重或下蹲久行,久坐等,这些都会使肛管静脉淤积或静脉弯曲。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来源自网络
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
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