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多线溃败包机市场解析旺季停飞被迫

惨淡的境外包机市场,让众多旅游从业者心里倍感“凉凉”“惨不忍睹,到现在还没有盈利。”云南骏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朝登表示,云南这边包机商竞争激烈:竞争对手的某些东南亚线路的产品已经降到元、元,甚至会直接放出99元的超低价。不仅如此,市面上出现的诸如“玩普吉、玩大理丽江,送芽庄”的产品也并不新奇。总之,为了产品能快速“脱手”,业者已使出“浑身解数”。作为一家主做芽庄与巴厘岛线路的包机公司,他们面临的挑战颇为严峻。据介绍,其通过大型OTA与门店收客,上座率可以保持在85%-95%之间,但由于竞争激烈,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实际上,自今年春节后,其亏损就一直持续,比如今年早些时候曾出现过每个航班班次亏5-10万元的不利情况,直至7、8月才略有好转。预计全年可以达到盈亏平衡,或稍有盈余。实际上,据多位行业人士观察,今年各地的包机情况普遍不好,甚至可以说整体市场表现都非常差劲,即库存过剩、价格走低,包机市场哀鸿遍野。多线之“伤”“我们从未遇到过今年这种情况。”鲜茶旅游总经理吴星对TBO(旅游商业观察)介绍,往年可能有一两个目的地市场情况不好,但今年比较普遍。以北京往返巴厘岛的包机产品为例,机票+酒店+领队的成本大概在元左右,但价格跳水最狠的时候,直降到元,其中还包括元的同业返利。岘港的包机情况亦十分惨淡。上述人士表示,即便北京-岘港的产品打出元、元的同业结算价格,客人也不愿意去——在飞过30多个岘港班次后,其亏损陡然升至数百万元,最终不得不在7月下旬停掉包机。受此前泰国普吉岛的沉船事件、印尼巴厘岛的火山喷发及龙目岛地震等影响,相关目的地的旅游市场不如预期。“就像多米诺骨牌:有些供应商在暑期的硬库存受到影响,售卖进度和节奏就开始乱,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影响,整个市场价格陷入混乱。”因包机航班不停、降价获客等因素,周边及海岛类产品的销售也受到了连带影响。据某包机业者丹尼(化名)观察,今年暑期,塞班的包机情况也不如往年,主要表现在收客慢、临近出团日期甩位及降价促销。这种不乐观情形并不局限于上述目的地——比如今年的热点目的地俄罗斯,很多业者押注世界杯,纷纷在目的地加大投入,但结果是“资源涨价厉害,产品价格却很低。”优耐德总经理张磊介绍,一方面航司在增加运力,另一方面旅行社运营商也在加大运力。整体来看,今年俄罗斯的运力是供过于求的。“去年我们做了沈阳、济南等8个城市至俄罗斯、欧洲的包机,但今年采取了偏保守的策略,并没有做大规模包机,主要库存来自国内航空公司的定期航班。”他进一步表示,其实他们去年在欧洲的包机就不是很多,因为从整体环境来看,运营压力比较大。而今年,欧洲产品价格比较平稳,其产品多在1.5万-2万元之间。至于澳美等目的地,有业者提到,控大资源的公司似乎有一定压力。专注美国旅游产品的业者麦肯齐(化名)介绍,今年明显感觉到需求减弱,暑期美国大团少,投放大资源的公司甚至有亏损——不单是机票价格跳水,酒店、车公司也被取消了很多订单。另外,考虑到美签越来越严格,大环境也不好,下半年形势不容乐观。包机市场的疲软,甚至出境跟团游市场的不如预期,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环境不佳、汇率问题等等。8月20日消息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点,报6.。另据8月14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从7月当月来看,人民币总的趋势是贬值的。从总体来看,人民币币值一方面受到美元加息周期的影响,实际上主要货币最近一个月来都呈现了贬值的态势,和人民币的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人民币本身讲,短期来看可能会受到各种市场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还是会回归到基本面上来。另外,像股市下跌、P2P暴雷、ICO泡沫导致“疯狂的大爷大妈”等币圈投资散户被“收割”...这类情况也似乎令中低端跟团游客人的消费力有所下降。不只是今年差有业者粗略计算,今年运力要比去年多。像东南亚市场,最近两三年新增了很多航班,特别是包机航班。而供过于求以及部分包机走向“下坡路”,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比如据介绍,年,昆明市场有三架包机飞往芽庄,三家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已持续至今;年及年,塞班岛的包机产品在暑期的销售情况,也不如年及年好。可以看到,随着包机数量的增加,本地区及区域外的旅行社,在价格和获客上产生了较大竞争。以昆明飞往芽庄的包机为例,每家包机商每周飞3班,不同班次的座位基本上分为座与座两种。按照一般上座率计算,每年要从云南(包括下沉至县城)收客7-8万人。“压力非常之大。”胡朝登表示,他们尽管会提供-元不等的低中高端产品,但因航班严重供过于求,收客情况低迷,特别是淡季航班上座率下滑明显。导致的结果是,部分游客看到哪个航班的价格更具吸引力就会向哪家“倾倒”,这会严重透支未来3-5年的旅游市场。另外,由于东南亚海滨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差,且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多游客去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次前往,这意味着旅行社收客压力仍旧很大。上述人士表示,全国有16个城市飞包机至芽庄,当地酒店客房只有3万多间,旺季价格和成本高,做打包产品的批发商风险大,亏损会更加严重。而以塞班为例,据介绍,目前常年飞塞班的包机,出发地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其中,北京包机由东方航空飞;上海、广州包机由四川航空飞,分别是每周4班、2班;杭州包机由首航飞,每周2班;香港包机由香港航空与香港快运飞,分别是每周2班、4班。而此前,还有外航会临时飞。在丹尼看来,这似乎已经超过了所覆盖地区的需求。在华东,上海与杭州的包机竞争激烈;在华南,广州与香港的包机竞争激烈,价格战非常严重(上海与广州是同一家包机商,杭州与香港分别是两家)。丹尼介绍,塞班5天(机酒+接送机+环岛游)的往返价基本在多元,价格很难抬高。而香港包机很早就在打价格战,今年暑假飞往塞班的包机产品甚至卖到了多元。值得注意的是,华东与华南的包机目的地本身很多,客人可选择性多,且原本以上海为出发地的北方客人,在北京有了塞班包机后被分流,上海收客压力较大。另外,因此前较长一段时间出现了临近出团日期甩位的情况,游客会等到特价出现后才报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预售收客及整体价格。尽管北京飞塞班的包机情况相对乐观,但如果价格太贵,很多客人依然会将出发地改为上海。这意味着,北京包机的产品价格也受到了牵制。总体来看,在深入供应链、加强资源布局后,尽管衍生出了预售、甩尾等各种去库存的玩法,但供给与需求匹配仍旧很难实现。谁之过?“这是整个市场的问题。”在张磊看来,很多业者都有一个固有思维——企业想生存、想创造利润,就去包飞机、控资源。他们可能看到其他家在布局,而且有盈利,所以也想跟进。但近两年市场非常不健康,整体供应过大,市场被透支。或许只有在“受伤”后,他们才会更加理性。面对不够乐观的市场情况,业者作出了不同选择:有人停飞,但有人在亏损下坚持“包机不停”,因为契合自身发展路径,可以占有市场,而且利润空间大,还能获得一定补贴。据了解,有些公司只负责包机,有些则只做产品打包、分销,及零售,还有公司这三类工作都会涉及。而合作模式也有多种。“比如地接会与包机商进行利益捆绑:地接会出力,联系当地航司申请航权、航班时刻,并对接包机商(可能由多家公司共同组成),甚至会提供包机资金,目的就是为了做接待。部分公司在得到支持后会触及包机业务,进行产品打包与分销。”这被一些业者看作是建立“护城河”,并形成“绝对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早做布局,会有先发优势。另有业者介绍,有些包机产品的价格相较于普通切位产品会低-元。丹尼也对TBO表示,此前有国外航司飞二线城市,比如济南、沈阳、天津、西安、太原等,可获得每个人-元不等的补贴。特别像西安这种很少飞美属目的地的包机城市,有关方面会提供一定支持政策。这意味着包机商可以压低成本,并给到代理更好的价格。据相关报道,过去多年,三大航围绕北上广建设国际枢纽,已经牢牢把控一线机场的航权资源,留给其他航空公司的余地很少。而一些新崛起的中型航空公司需要国际化,但在北上广很难与三大航竞争。而新崛起的航空公司以及希望开拓更多市场的三大航,只能将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更重要的是,地方会为这些航空公司提供高额的航线补贴。“地方拿到航权,但由于航线资源稀缺,航司即使亏本也希望开航,尤其是国际航线。”某行业人士表示,这并不容易,包括拿补贴,需要“绑定”包机商。也就是说,包机商要有能力和资源申请正班(目标是包正班航线,获得早期的运营权,或者先申请包机时刻“曲线救国”,后为航司转为定班),获得补贴,而将风险转嫁也是目标之一。尽管包机的利润空间比行业内大部分人的分销利润空间大,但包机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航空公司锁定风险与收益,这意味着航空公司会将这两者转嫁给包机商。上述人士介绍,包机存在高风险,其实是在“赌博”——一旦包错航线,或者包了航线、拿到机位后发现航线火不起来,受损失的是包机商,这要看其手上有多少现金流可以亏。压力也来自目的地。比如当地有一定资源优势与吸引力,要发展旅游、要引资,而新目的地热度不高、有待开发,但“包机先行”。从包机商的角度看,其尽管可以决定在何目的地做包机,并由航司负责申请、办理相关手续、提供运力,但也比较被动——随着同一出发地(或周边出发地)到同一目的地的包机“四起”,其所谓的“垄断”优势或将一去不复返。而且航司也会根据市场等情况将包机转为定班,不需要包机商再包机运营,或直接申请定班。有些国外航司也是如此。胡朝登则是亲历者。年云南做芽庄包机的只有他们一家,但后来一家又一家跟进,竞争激烈。也就是说,一旦市场透支完毕,基本不会有太多客人。另外,在他看来,每条包机航线的生命周期在3年以后,随着后续风险越来越大,航线就有可能废掉,再做包机的意义也不会很大。他表示,有些线路飞了一年左右可能就会停掉,因为压力大,收客情况差,难以支撑下去。另一方面,他表示,航司可能考虑到增加现金流收入,给旅行社各种优惠合作条件等,并一般会力推新购买的中大型飞机,如空客/、波音/。这对旅行社而言似乎是两难:大飞机会让他们成本增加,但换成小飞机执飞,性价比又不高。“而且无论是先收客再订票,还是先拿票再收人,旅行社都有可能不能按时成团出行,需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有可能损失机票定金甚至全款机票。”通过何种方式更好地经营,他们也在探索。但他强调,今年结束后,他们会更谨慎地选择包机,只求公司稳步健康发展。但有些业者并没有停飞,一方面是因为临时停飞将产生押金损失,不会轻易停。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明年的经济环境更为乐观,同时供需达到平衡。“这要逐步调节实现,因为有些竞争对手会自行退出,或者几家公司会联合包下更少的架次,共同消化库存。”而很多业者不愿“放手”,也是因为不想把机会让给别人,或者去新的客源地开发市场,因为要自己做前期预热和市场推广,投入成本很高。破局从资源端、产品端入手,成为业者应对不利局面的共同选择。丹尼介绍,部分包机与地接于一体的公司希望班次密集的出发地减班,将压力分散至二线城市,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源。但如何分散风险还要进一步来看。丹尼同时表示,在既定的上机率基础上,可以通过与更多的旅行社合作,转嫁部分风险。但在张磊看来,高风险的库存应尽量减少,业者更多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准备库存,并在产品端发力。“我们从去年暑期开始,就没有在美国做太多的资源投放,因为洲际长线的散拼产品并不畅销。”麦肯齐介绍,他们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oubei.com/wzzz/1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