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根源在哪里呢?
为什么和尚、道士、都拼命去练气功,首先要气沉丹田呢?
养生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
冲任督均起于小腹之内胞宫之下,
形成“一源三岐”的人体生命点。
任脉有统化全身各阴经,主管五脏的作用。
督脉有总督全身各阳经,主管六腑的作用。
冲脉有总领全身气血的作用,在任督的共同调节下,通过经络营养全身五脏六腑。
所以,小腹之内胞宫之下的人体生命点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是人体经脉气血正常运行的源头。
男不漏背、女不漏腹
《易经》卦象腹部为“坤”卦,而女性在八卦里本身就是以“坤”卦为主卦也为土,因此,腹部对女性的寓意要超过男性,总体来说,男性是以胸背部为重要点。因为他代表的是乾卦为金。
很多现代的女性朋友很多妇科病都来自于对腹部和腰部的不重视,尤其是露脐装与低腰裤最为害人。
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可能不知道,腹部的“肚脐”和对面的“命门穴”是必须层层掩护的地方,这两个部位如果平时不加以保护,时常露在外面受风着凉,直接的后果就是: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巧克力囊肿、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的产生。
所以“男不能露背、女不能露腹”的古训是一定要记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女子多有肚兜对腹部进行保护的原因,肚脐是先天胎儿在母体接受营养和精气的唯一通道,出生后就被阻断了,但是其非凡的意义还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
肚脐称为“神阙穴”,为统治全身性疾病的重要穴位,对于全身性疾病如四肢酸痛、全身性荨麻疹、全身性皮肤病、全身疲劳、四肢无力等常见病通过隔物艾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胃不合则寝不安
“胃不和则寝不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赶紧推推肚子,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开始时水声很小,推的地方还有些痛,这是“浊气裹水”;越推水声越大,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是把死水给推活了,很快就可以从膀胱排出了。
这种浊水你不将它排出,它可以长期停在胃肠之间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喝水呢?是因为本来就有水堵在胃肠之间下不去,如再要按西医的倡导每天喝几千毫升的水来排毒,那就先水中毒了。所以喝水能排毒也可中毒,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好。
还有宿便,我为何没放在前面说,一是因为大家一直认为排毒就是排大便,所以很重视,各种常识性的文章也解说得甚为详尽;二是排大便相对于排浊气、浊水来讲容易一些,只要吃些纤维性较高的食物,气血虚弱的再补些气血,使其推动有力而不是强排硬通,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有人说,你这道理说得似乎还过得去,可是排浊的方法太少了,还需细细说明。其实方法遍地都是,你只要发现了问题,那答案就在问题里面了,只怕你还不知什么是你的问题,总得给你留点空间找一找吧!
这里介绍的这个,就是“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简单吧?
但是我还要对你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这可是最好的方法。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你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
有人则会腹中水声咕咕,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