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围城》是著名作家、学者钱锺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自年问世以来,曾先后以不同的版本与语种面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本文对《围城》在国内出版以及外文译本的版本情况作一梳理,以便读者评价和认识其间的变迁情况。难免挂一漏万,祈请方家指正。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年初,蛰居上海的他开始动笔写作《围城》。据杨绛回忆,钱锺书创作《围城》很是认真严谨,“锱铢积累”般整整写了两年,至年初才完成。钱锺书曾指出,“围城”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会注考证》。
初刊本和初版本
《围城》成书后,在文艺刊物《文艺复兴》杂志连载。《文艺复兴》杂志是抗战胜利后由郑振铎与李健吾两位主编的一本大型文艺月刊,于年1月在上海创刊出版。《围城》先刊载于年2月出版的第1卷第2期,后在第1卷第3至第6期、第2卷第1至2期和第4至6期上连载,分10期刊出,至年1月止。第2卷第3期断登一期,主要是因为悼念鲁迅逝世十周年和钱锺书生病的缘故。这是《围城》首次与读者见面,学界一般将此称为初刊本。
《围城》面世后,当即受到广大读者的注意和欢迎。年5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行《围城》,为赵家璧主编《晨光文学丛书》之第八种。这是《围城》最早的单行本,即小说的初版本。赵家璧的女儿曾回忆:“父亲看好它,决定把它编入新出版的《晨光文学丛书》中。书稿是由陈西禾帮助邀约成功,并交给父亲的。父亲与钱锺书先生好像没有经历一般图书出版前的协商谈判、签订出版合同等过程,也没有互相谋面。”[1]
《围城》初版本共有9章。卷首有作者《序》云:“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还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人物当然是虚构的,有历史癖的人不用费心考订。承郑西谛、李健吾两先生允许,这本书占去《文艺复兴》里许多篇幅,承赵家璧先生要去在‘晨光文学丛书’里单行,并此志谢。好朋友像柯灵、唐弢、吴组缃、卞之琳几位先生的奖勖,以及读者的通讯、批评者的谴责,都使我感愧。我渐渐明白,在艺术创作里,‘柏拉图式理想’真有其事。悬拟这本书该怎样写,而才力不副,写出来并不符合理想。理想不仅是个引诱,并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它是美丽的对象,在做成以后,它变为惨酷的对照。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乱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落款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围城》初版本32开本,页,封面上有“晨光文学丛书”的字样。按照“晨光文学丛书”的惯例,书籍的第四页应是版权页,上面印有版次、印数、公司地址等信息。可能是为了节约开支,《围城》初版本却缺少了这一页。
“晨光文学丛书”封面设计沿用基本统一的格调,装帧形式趋向于色彩浓艳。每种只更换书名和颜色,及右下方的一幅图片。比如丛书中徐志摩的《志摩日记》和老舍的《老牛破车》,右下方都用了作者的肖像画,巴金的《雾》则使用了一幅木刻。《围城》封面由丁聪设计作画。丁聪在有限的框架内,用十分简练和流利的线条,描画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半身肖像:男主角手拿烟斗,着春秋装束,闭目沉思,满面愁容;女主角头披长发,身着露肩旗袍,手护臂膀,似有怒状。方寸之间,男女主角背靠背,相互依撑,却又穿着季节各异的服饰,貌合神离,在婚姻的“围城”里苦苦挣扎。这是丁聪对《围城》另一形式的诠释。
据了解,丁聪在解放后还为杨绛的著作设计过封面。三联书店年的初版《干校六记》,封面设计就出自丁聪手笔。封面背景是一片白茫茫的雪野和深蓝的夜空,右侧是冬夜里树木枝杈萧疏的暗影,左下角远远的有几排从窗户漏出灯光的干校宿舍。杨绛所记的干校是在河南息县,而封面给人的感觉却仿佛置身于东北的林海。年第3期(总第期)《读书》发表了赵一凡《〈围城〉的讽喻与掌故》一文,文前有钱锺书头部漫画像,也是丁聪所作。画像笔调简洁明了,将钱锺书的聪明睿智、幽默风趣勾勒了出来,已成为钱锺书不多的经典画像之一。
年9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再版了《围城》,到年3月又三版。再版本对封面作了修改。画面上是一男士坐在桌旁吸雪茄,一女士背对男士伏在柜前面壁沉思,仿佛也暗示着男女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烦恼。与丁聪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据当今学者考证,此为英国印象派画家华尔德·理查·锡克特的油画作品《烦恼》。在第三版的扉页上,还有署名DG创作的一幅漫画。画面上一博士装男士,一裸女,一条远洋客轮。博士帽、文凭、论文、洋装书和笔在周遭漫天乱飞。画面直白,但很容易让人想到《围城》中“克莱登大学”、“赤裸裸的真理”等噱头。
新中国成立后,《围城》等文艺书籍在大陆远离大众阅读的视野。直至30余年后的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新版《围城》,13万册迅即售罄,后又多次印刷。不过,这一版的封面剔除了所有装饰,非常庄严古板地在灰绿色的纯色背景上题着“围城”二字,别无他物。
钱锺书写了《重印前记》,对这本书的重新排印感到意外和忻幸。钱锺书坦言:“《序》里删去一节,这一节原是郑西谛先生要添进去的。”他还说,在美国出版的英译本里“那一节已省去了”。对照初版本,这一版所删去的文字是:“承郑西谛、李健吾两先生允许这本书占去《文艺复兴》里许多篇幅,……理想不仅是个引诱,而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它是美丽的对象,在做成以后,它变成残酷的对照。”至于删去的原因,钱锺书并未明言。或许看来,当时除了郑西谛(振铎)已盖棺定论外,另外一些他在序言中提及的人物,其政治定论如何,他此时可能还不完全知悉。一生谨慎的钱锺书当时可能还有思想顾虑。这当然只是猜测,其间的“隐情”还必须留待“钱学”专家去索隐。
国内的其他版本
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新版《围城》。以后的年9月、年8月、年8月连印三次。
钱锺书虽不悔少作,但对其中不太中意的地方在重版之时仍做些了修订。“我乘重印的机会,校看一遍,也顺手有节制地修改一些字句。”《围城》问世以来,经历过两次全面、系统的修改:从《文艺复兴》初刊本到晨光初版本是一次,主要对内容多所痛删;从初版本到新一版又是一次,全然是精磨细琢,涉及典故、比喻、结构中的枝节、太露的描写、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学者金宏宇在他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一书中,对这次修改作如下分析:“大致说来,初刊本多少带点‘肉书’的痕迹,初版本则减少了这些印象,定本差不多是‘洁本’了;初刊本、初版本用典和引外语过多不免有点像掉书袋,定本则通过删改、注释而成为便于阅读的普及本,初刊本、初版本保留着当时的国语特点,定本则体现了七十、八十年代的汉语规范;初刊本误植太多,初版本校勘稍好,而定本则是精校本了。”据研究者统计:“修改总计三千余处,涉及内容变动的一千余处。”
除了这两次修改,钱锺书此后还进行了三次小改。人民文学出版社年8月第4次印刷的版本,成为《围城》的定本,后来年2月的新二版没有再改动。
新版《围城》发行后,一时洛阳纸贵,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书。据统计,自年至年为止,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印刷和发行《围城》共计25印次,计万余册。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亦十分轰动。
年5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胥智芬校注的《〈围城〉汇校本》。《汇校本》以初刊本为母本,将初版本、定本的修改之处汇集校勘,用页末加注释的形式予以说明。不过,钱锺书对此并不认可,称这是“一种变了花样的盗版”。享有《围城》专有出版权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认为,《汇校本》侵犯了自己的和钱锺书的合法权益,与四川文艺出版社多次协商不成后对簿公堂。年6月21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这场著作权纠纷案。一审判决四川文艺出版社败诉,被告不服上诉。年12月25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决。从《汇校本》出版算起,一场官司迁延了五年半之久。《汇校本》累计印行超过10万册,官司败诉后被禁绝。
年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钱锺书集》,这是当时收集最为齐全的钱锺书创作与著述的汇编。对于出版文集,钱锺书起初并不持赞同态度。“他不愿意出《全集》,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集。他也不愿意出《选集》,压根儿不愿意出《集》,因为他的作品各式各样,糅合不到一起。作品一一出版就行了,何必再多事出什么《集》。”(杨绛语)《钱锺书集》初版于年,于年9月再版。二版《钱锺书集》从初版的10种13册改为10种10册,都收了《围城》,第一版为简体字版,第二版改成繁体横排。
除此以外,国内的一些其他出版社也都出版过《围城》单行本,如漓江出版社年版、北岳文艺出版社版、北方文化出版社版、宁夏人民出版社版、作家岀版社年版等。漓江出版社还出版过伪托钱锺书之名的《围城之后》。
为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年出了中英对照版,增加杨绛撰写的中文前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年出版英译本,收录杨绛作、凌原译的《记钱锺书与〈围城〉》汉英对照文。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又出版《围城》汉德双语版。华语教学出版社在年出了一版简写注音版的《围城》。新疆人民出版社在年10月出版了维吾尔文译本,译者司马义力。
《围城》新版面世以后,迅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旋风,并影响到了港台地区。早在年7月,香港基本书局就印行了《围城》,年再版。不过,这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盗印本”。此后,香港文教出版社和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分别于年和年出版《围城》。香港天地图书的那一版是真正得到钱锺书授权的。因为在书中有对蒋介石讽刺之文字,《围城》在台湾地区一度被列为禁书。文教出版社在出版了台湾版《围城》,此后台湾地区出版热度不减,计有金安年版、文史哲年版、谷风年版、辅新年版、全兴年版、书林年版、大地年版等诸多版本面世。“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年还发行有声图书。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年版卷首有钱锺书的授权书手迹,第二年书林又出版了台北英文本。
外译本
《围城》问世之初即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