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易得ldquo痔rdquo,

这个病真是让我受够了!上完厕所疼得我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这是一位痔疮患者的“肺腑之言”,他诉苦时的神色看得出很恼火,但因为长时间的出血导致贫血,说起话来底气不足,愤懑的情绪才会很难靠嘶吼发泄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

肛肠疾病是高发疾病,痔疮就包括在其中。据研究发现,我国40岁以上人群痔疮患病率超过三成,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已达到近亿元人民币。

痔疮大家耳熟能详,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导致许多人上了一定年纪后,都会有患痔疮的顾虑。且如今进入11、12月份,天气寒凉,人体皮肤黏膜抵抗力减弱,弹性与韧性不高,便秘的发生率也就相对增高;再加上冷天饮食口味偏重,辛辣食物多吃,也会造成肠胃的不舒适,痔疮更易发作,这让人们一旦觉得自己的“小PP”周围有一点不舒服,就觉得是痔疮,每天都陷于“医院开刀,会不会有风险”的纠结中。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有人问:“肛周湿漉漉的,是痔疮吗?”,其实那可能是肛周湿疹;还有人会担心:“肛门外出现了个小洞,肯定是痔疮犯了!”,其实那可能是肛瘘的症状。并不是所有症状,都是痔疮的反应。要分清楚自己是否患有痔疮,又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就要先明确痔疮是什么。

为什么会得“痔”

痔疮,概括来说是“由肛门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我国中医对痔疮的研究也历经多年,早在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关于对痔疮的表述。《丹溪心法》中写道:“痔者皆因脏腑本虚,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强调痔疮的形成是受到脏腑虚弱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医学发现,痔疮与人体内一种叫直肠海绵体的结构息息相关。直肠海绵体是由肛垫和肛周皮下血管丛组成,当人体在排便的时候直肠海绵体会随着周围肌肉收缩变小,下移,助排便顺畅,当排完后则再膨胀上来。其体外的感觉神经还能获知直肠内装载的物质,属于气、水还是粪便这样的废物,如同水龙头的垫圈一般。

随着年龄的增长,直肠海绵体会老化,变得松垮,当身体发生便秘,就可能会增大下推肛垫的垂直压力,使平滑肌过度伸展、断裂,导致肛垫下移进而脱垂,甚至肿大、出血,出现痔疮。

除了直肠海绵体老化外,具体还有这些原因能让人得“痔”:

久站久坐

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比如办公室白领常会久坐在电脑桌前,也有一些工种的人群习惯久站,这会影响直肠海绵体的静脉回流,容易导致它的过渡膨胀,也会引起它的支撑结构失去弹性诱发痔疮。玩手机上厕所也不可取,有些小伙伴拿着手机,或看报看书,在厕所里一蹲,或一坐就是好几十分钟,都会影响到直肠海绵体的正常运作。

图片来源网络

遗传

有少部分人群,会受遗传原因影响。如果祖辈患病,那么自己也可能得痔疮。

腹泻

饮食不规律,对肠胃造成伤害,导致长时间的拉肚子,肛门直肠就会频繁受到刺激,诱发血管扩张、充血,痔疮就会出现或者加重。

腹内压增高

腹部肿瘤、前列腺增大、肝硬化、心衰等疾病,也会诱发痔疮的产生。

痔疮有这些表现形式,中医对其有分型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的常见症状有便后出血和脱出。内痔后期的脱出,难以自行缩回,需要自己用手推,更严重的话,走路或咳嗽都有可能脱出。外痔的症状主要有肛门肿痛、肛门坠胀或异物感、大便出血或湿痒等,混合痔则是内痔和外痔的共同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患有痔疮的人,都会建议开刀治疗。但有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或有其他慢病伴随的患者,不能作手术,可尝试中医的保守治疗。

中医上对痔疮有一定的辨证分型,比如患者出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大便带血或滴血的症状,属于“风伤肠络型”,采用清热凉血祛风为主的治疗方法;“脾虚气焰型”的痔疮患者,多有苔薄白、脉弱、肛门坠胀、痔核脱出需以手推复位的表现,治疗以补气升提为主。对于不能手术,或者对手术风险有担忧的人,就需及时问医,辨明病症,对症下药。

预防痔疮的建议

要预防痔疮,就要先从生活习惯抓起。上文已提到,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是很容易诱发痔疮的,久坐久站、久蹲厕所是不可取的。此外,煎炒、辛辣、油炸等不利于消化的食物不能多吃,避免损伤肠胃,造成便秘、腹泻等疾病。适当多吃蔬果、饮水也要保持一定的量。

平日闲暇时,可做一些运动,像是提肛运动,每天最好定时上厕所,没有便意也可以坐排便条件发射的训练,但每次用在马桶上的时间不宜过长。

精彩推荐

1.天然化痔疮药,若你爱吃,痔疮一去不复返

2.每日贪吃一点,活血化瘀,痔疮一去不复返

3.疮的“克星”来了,每天吃一点,治疗老痔疮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oubei.com/wzhy/6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