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童文文(化名),因为尿急、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接诊医生发现文文会阴部红肿,经进一步检查后确诊尿路感染。究其原因,竟然是文文妈妈每天用肥皂给她洗下身惹的祸。
医生提醒家长,过度使用肥皂会破坏小女孩外阴部的酸碱平衡,使得细菌长驱直入,引发泌尿道感染、阴道炎等疾病。
勤用肥皂洗下身反惹病在诊室里,文文妈妈指着动来动去的孩子说,“医生,我们家孩子好像又尿路感染了,下面红红的,一小便就喊疼。”
医生认出了眼前这个孩子,正是6、7月份自己接诊过的孩子,当时两次的检查结果正是尿路感染。考虑到当时文文参加了游泳兴趣班,发现尿路感染后,家长就把文文的游泳课停掉了,医院来配合治疗。
没想到文文的病还是没好,这次的检查结果更糟:不仅尿急、尿痛,有时还伴有发热、寒战、腰痛等症状。经检查发现,文文的尿道口、阴道口周围粘膜充血、水肿,阴道口还有脓性分泌物。
反复询问病史,文文妈妈说:“我们很注意个人卫生的,小孩子的衣服分开洗,洗澡的盆也分开用,每天洗澡我都用肥皂为她洗下身,自从6分月发现尿路感染后,我们就洗的更勤快了。”然而,讲究卫生的妈妈却不知道,问题就恰恰出在这个肥皂上。
滥用肥皂易破坏外阴部酸碱平衡肥皂是碱性物,即使市面上标注为“中性”的肥皂也绝大多数是弱碱性的。使用肥皂洗下身,起了酸碱中和作用,无疑大大地削弱了天然屏障的保护作用。
“跟成年女性相比,小女孩由于尚未发育,雌激素缺乏,尿液呈中性或弱酸性,阴道分泌物也很少,如再用肥皂洗下身,这道天然屏障更不堪一击。”医生指出,“而且小女孩的外阴尚未发育完全,尿道短且外口暴露,尿道跟阴道口、肛门很近,都容易受到感染,阴道上皮抵抗力也低,一旦感染,细菌就可长驱直入,引发泌尿道感染、阴道炎等疾病。”
另外,人体的皮肤(包括阴道口)都有油脂分泌的正常现象,这些油脂也起到保湿跟屏障的作用,肥皂一用多就把这些油脂也一并赶尽杀绝了。
小孩子日常洗澡清水温洗即可那么,该怎么正确洗澡?专家都认为,小孩子用干净的清水温洗就可以了,在儿童能够适应的情况下,水温可以适当偏低。到了冬天,成年人和小孩子在没有大量出汗的情况下,都不建议每天洗澡。
男孩子的“小鸡鸡”清洁也要注意不光是小女孩洗澡要慎用沐浴产品,给小男孩洗澡同样要注意。医生解释,小男孩出现小便不舒服时,排除结石问题外,有可能与包皮过长有关。家长在给小男孩洗澡时,要把包皮外翻进行清洗,否则会因分泌物堆积而导致炎症。
“清洗时也是一样,温度适宜的清水清洗就可以了。如果包皮无法外翻,要及时找医生看,出现包茎情况,手术治疗越早越好。”
医生提醒,家长在给儿童洗澡时,应注意儿童的情绪,若有哭闹抗拒的表现,家长要留心观察。“如果确实有炎症出现,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小贴士:从以下三点经行判断生殖器官是否发炎
一是,小孩子会叫下面不舒服,抗议洗澡。表现为当给小孩子洗下身时,会遇到抗拒,孩子甚至会喊疼。这是因为尿道、阴道粘膜受外界刺激引起灼痛。此时,不要用肥皂、沐浴液等洗下身,即使各年龄层次的妇女也不应使用。
二是,生殖器局部发红。通过观察,能用肉眼看到生殖器周围有充血、红肿的情况。
三是,换内裤时发现有异常分泌物,如黄色的、淡红色的分泌物等。
要是出现以上情况,家长最好还医院就诊。
使用沐浴产品要注意现在很多黔东南的家长在给儿童挑选日用品时喜欢外国产品,包括沐浴产品。“其实很多国外的产品都没有明确的中文介绍说明,家长很难清楚沐浴液的成分,也不能判断是否会对儿童皮肤造成刺激。”因此在挑选沐浴产品时,最好选择有明确成分说明的产品。沐浴产品最好每周使用最好是在1-2次。
提醒另外,在清洗儿童内衣时最好与成人衣物分开,晾晒是重点。“最近天气潮湿阴冷,我们发现门诊里因为穿了没晒干的内裤导致霉菌感染的病例多了,希望黔东南的广大市民有太阳的时候要及时暴晒内裤,即使没有太阳也要将内裤烘干后再穿。”医生特别提醒道。
??文:黔东南最生活
图:网络
责任编辑:潘晓宇
尊重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
招商
客服
▼扫描